学会受用佛法,内心会越来越阳光
2020-07-09 [佛与人生]
生活中无论是否修行,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烦恼。有烦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一下自己的担心。人类的担心会一个接着一个,这就叫做生活。如果把生活当中的诸多担心与不安全感去掉了,这就叫做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为了生命而生活。生活无可无不可,比如担心的问题出现也罢,不出现也罢,我们依然穿衣吃饭,照常生活。
我们不一定要弘扬佛法,但是每一个人要学会受用佛法,在佛法的滋养下内心会越来越阳光。虽然身体不断老化,但心却朝着相反的方向持续前进,变得越来越年轻,这难道不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吗?
努力学习受用佛法,人生就会很充实,有事情可以做,不管做得怎么样都叫做正事。我们会发现人类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做正事就会做“非正常的事情”——错误的行为或者错误的想法,各种各样不一而足。如果再进行细分恐怕更多了,错误的行为有自己能够接受、别人不能接受的,或者自己不能接受、别人却能接受的;错误的思想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也不受伤害,但是它一定会伤害我们自己。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搞定,首先做到不伤害自己,才有可能不伤害别人,甚至无意间帮助了别人,这是人世间最有意义又最庄严的正事,佛法是专门为此准备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孝法师
热文推荐
-
口德决定运势,善念改变人生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
神奇四句话,人生大哲理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
为人、处事、心境、品德
为人:有人缘则有福,结好人缘就是最大的修行。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不生气就能消业障。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知缘惜再造善缘。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多一次原谅,就多一次造福:把量放大,福就大。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已。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已。
-
心闲是人生最好的福气
简单是福。众生之苦,苦于繁忙。忙财富、忙名利、忙着争抢,忙于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简单的人,勤劳节俭,一切随缘而安。不需要为挣不尽的财富焦头烂额。也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不争,自然从容;不计较,所以常快乐。
-
史上最神奇的一句话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想找到一句话,它能让高兴的人听了难过,难过的人听了高兴。但他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直到有一天夜里,他梦见智者对他说了一句话,正是自己想找的。这句史上最神奇的话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精彩文章
-
“老不管小,越过越好”是什么意思?
(网络)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但是很多家庭都会因为理念的不同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甚至有的家庭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其实在过去就有这样一句俗语:“老不管小,越过越好。”
-
不要被欲望所驱役,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贤宗法师) 生活本来可以简单,但很多时候却会被欲望所驱役,弃简就繁,烦恼无穷。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什么是杀生呢?最初就是指杀人,只有杀人才会犯根本戒。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爱护生命的信念就由人扩展到各种动物身上,因为和人
-
偈颂是什么?偈颂的目的
(灯云法师) 偈颂是佛经的特色,随着佛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人的作品里也采用了不少偈颂的形式,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在散文体的内容中间穿插诗歌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偈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容易记住,而且容易持诵,如果配上音律,也会很好听。所以佛经上经常在一段长行文之后,就会用一段偈颂来重复前面的
-
宗赜禅师启建莲花胜会,得到菩萨的感应加持
(广行法师) 宋朝真州长庐寺宗赜(zé)禅师,继承慧远大师遗风道范,启建莲花胜会,普劝大众念佛。有一天晚上,宗赜禅师梦到一位少年,头上戴着黑巾,身上穿着白衣,风貌清逸秀美,少年对宗赜禅师作揖说:“我想报名加入您的莲花胜会,请禅师慈悲写上我的名字吧。”宗赜禅师问少年叫什么名字,少年回答说:“我叫普慧。”刚写完,少年又说:
-
修学用因果戒律守护解脱心
(华平法师) 修学的过程中用因果戒律守护自己的解脱心,往往在修学过程中会有贪欲的劫贼时而出现。不安分的欲求心会影响替代自己的解脱心,这要靠善知识(师父)的提醒和引导。
-
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念佛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
(宏海法师)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为了求平安吉祥”。很多人到庙里拜拜、念念,说为了家里都好,也为了自己消灾免难。还有人问,我跟阿弥陀佛缘分这么深,这辈子从小开始就到庙里念佛,一直念到老了,可是为什么感觉自己还是那个样子,没什么进步呢?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