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想吃肉?吃荤会有报应吗?
2020-11-16 [梦参法师]
有的人,咱们举个小小的例子,有的人跟我说:“师父呀,不吃肉还能活人吗?”我说:“不吃肉就不能活人哪?我们这些和尚、好多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都吃素啊!他照样活着,活得还很愉快啊!”
吃荤、吃素,不信佛的,他不敢信佛,他怕吃素,吃素是最苦的,咱们感觉到吗?咱们感觉不吃肉是苦吗?咱们感觉到肠胃很好的,没什么毛病。特别是像我这个得了癌症的,开过刀的,如果要吃荤的话,不但活不长,如果我到这里来,大家都闻到,简直是臭的要死,他控制不了,他一天流啊,吃荤的他没办法控制;咱们吃素的无所谓,你再少吃一点,少吃一点有什么关系啊?照样活着,吃多了负担重嘛,少吃点不更好吗?
少吃了,没精神了,我看我还是有精神,我已经快九年了,主要是思想问题,要杀众生的命,来做自己,满足自己,口里面吃什么东西,到肠胃里都一样啊!口味口味嘛!但是他认为若不吃肉类,不吃荤,他又苦得不得了,但是我们四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在我们庙里头,现在要我们吃荤,我们把它反倒看成最苦最苦的啦!
第一,你消化不了。第二,那个味道你也闻不了,你也受不了,你吃荤的,打个饱嗝,差不多这个屋子里都有味道,臭得不得了。这就是什么呢?就是众生的执着、习惯,有种惯力,懂得这种道理了,你学那个甚深的法,你用最浅的生活上理解。
为什么他不能断这个荤呢?他有业,那个牵缠的,变了鸡了,变了猪了,他要还债。你要吃这个的,讨债讨债又欠债,欠你的只是一条腿,你把它全身都吃了,那你欠它的债,还吧!全身吃了,一个人吃一个猪,笑什么?那小猪生下来,叫做全猪席,把那小猪的毛褪了,洗洗,全猪就这么大的小猪,小猪仔,也是一条生命。
还有以前那个蒙古王,叫德王,他一顿要把羊吃一半,有的人说是全羊,一顿吃一只羊,就说那福报真大,我说造业吧,还是福报啊!那不是造业嘛!得还好多命债。
热文推荐
-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感应
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最慈悲的是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专管这些闲事。虽然在他们来说是闲事,可是你还是得跟他有缘,怎么样算是有缘呢?你能念他的名字,能念圣号就是有缘了。能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容易了,又能够受持去念,遇到痛苦逼迫的时候,就想起来了。
-
诵经念佛仍吃肉还有功德吗?还能往生极乐吗?
师父,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
-
每天诵经念佛但断不了肉食还有功德吗?能往生极乐吗?
信众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 梦参长老答: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但是怎么样用心了,你能不能达到一心?在你吃肉
-
将法布施给一切众生!
我们经常对动物,也给它说三皈,你说它听得懂吗?你不要认为它听不懂,你要认真给它说,它就得度了。愈是小的众生,像蚂蚁就很多的,你家不是有蟑螂吗?
-
专注的忆佛念佛
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什么外边境界都断绝了,清净,只是这么个时候。当你不念了,马上就不清净了,就想别处去了。光口里念,心里不想,那极乐世界跟你门儿都没有、边儿都没有。
精彩文章
-
一门深入是法门的门还是耳门、六根门头的门?
(曙提法师) 门,既可说法门,也可说耳门或六根任意一门。以观世音菩萨为例,从耳门返闻闻自性,解根尘结,证大圆通,这是从自利讲;菩萨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门无量。如用在一门深入中,修当从一门,无论耳门意门,总以破烦恼为根本,解释成法门
-
缘起论让我们懂得谦卑,学会尊重他人
(觉真法师)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谦逊、谦让,正是礼的核心。上面歌唱家安德森的一番话,正是看到“众缘成就”,依靠许多人的帮助,配合,甚至也包括了观众在内,他才能有演出的成功。所以他看到“个人”的微不足道,他不自矜、自傲,他有自谦的美德。
-
平时念观音菩萨,临终助念应该念什么?
(能弘法师) 临终助念,念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本来是不用问的。他为什么问?因为他平时去助念,可能老是念阿弥陀佛。那么一个人平时老是念观世音菩萨,他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什么?可以念观音菩萨嘛!念观音菩萨也照样能往生,因为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体的。
-
法相唯识和真如唯心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
(能弘法师) 法相唯识就是主要分别诸法性相,所以叫“法相”;因说诸法唯识所变,所以叫“唯识”。它主要是广大的分析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乃至无为法。法相唯识主要是从相上分析的多,就是对妄心、妄识分析的多,这是它的长处。
-
冤亲债主不接受调解,一定要索债,怎么处理?
(达照法师) 善士问:有同修的冤亲债主来讨债,不接受调解,一定要索债,怎么处理?可以修些降伏法吗?达照法师答:这是自己妄想猜测还是看到了?
-
“良知”就是“佛性”吗?
(曙提法师) 佛法也讲知,如《法华经》说“佛之知见”,这个知则涵盖了智慧、境界及能产生的作用等多方面,这个知见只要一开,则十法界任意出入、自在无碍。众生善根成熟的即以善法度他,恶缘成熟的便以恶法度他,岂是一良知所能同日而语?回到具体现实中,理上似懂,事上做不到,这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