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有大愿力,心里想什么就会显现出来
2020-09-16 [梦参法师]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变的。
我们看一个人,他将剃度的时候,你看他的相貌;当他修行三年、五年,再看他的相貌——从世间的眼光来看,可能没有那么红润了,身体没有那么健康,因为出家了,饮食、起居、生活都不同了。
但是,清风道骨、安静吉祥,另外有个现相了,不是世间相了。看到一个老和尚又干又瘦的,但是他有德,那个德的光辉跟你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所以要看本质,不要看现相。这个人有大愿力,“诚于中而形于外”,他心里想什么,外头自然就显现出来。过去有这么句俗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人活得岁数很大了,老了他还不死,比强盗还厉害,他的心眼多了。为什么呢?社会上经历的事情多了,他一看就明白了,骗他骗不了了。
但是这是经验,不是智慧。智慧就不同了。智慧为什么不同呢?智慧不是分别,而是照。《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照”是什么?用他智慧的光明去照。
热文推荐
-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感应
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最慈悲的是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们专管这些闲事。虽然在他们来说是闲事,可是你还是得跟他有缘,怎么样算是有缘呢?你能念他的名字,能念圣号就是有缘了。能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容易了,又能够受持去念,遇到痛苦逼迫的时候,就想起来了。
-
诵经念佛仍吃肉还有功德吗?还能往生极乐吗?
师父,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
-
每天诵经念佛但断不了肉食还有功德吗?能往生极乐吗?
信众问:我现在学佛了,每天都诵经,念佛,但是仍然断不了肉食,这样诵经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 梦参长老答: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但是怎么样用心了,你能不能达到一心?在你吃肉
-
将法布施给一切众生!
我们经常对动物,也给它说三皈,你说它听得懂吗?你不要认为它听不懂,你要认真给它说,它就得度了。愈是小的众生,像蚂蚁就很多的,你家不是有蟑螂吗?
-
专注的忆佛念佛
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什么外边境界都断绝了,清净,只是这么个时候。当你不念了,马上就不清净了,就想别处去了。光口里念,心里不想,那极乐世界跟你门儿都没有、边儿都没有。
精彩文章
-
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利益众生
(仁德上人)人活着就要有生存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来世间走一回,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自找烦恼的,而是借用身心行菩萨道,普度利益法界的一切众生。我生是为了众生生,死也要为了众生死,死活都是为众生,决不为了自我、自私自利活一秒。
-
谦下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
(如瑞法师) 谦下,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易经》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是说君子以谦下之心默默培养自己的德行,能做到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我们还可以从“谦”字的结构上来分析:谦,是一个会意字,从言、从兼,表示能听取各种不同的
-
放下和放弃一样吗?放下与放弃的区别
(明海法师) 好多人常把放下和放弃混淆。放下和放弃是不一样的。放弃是我费尽心思去做一件事,结果不如预期,我以为会有一百分,劳心劳力后却只有五十分,我失望透顶,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愿去碰类似的事件,我也打内心深处认为这些事,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
-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还是持名念佛吗?
(大安法师) 这个以念头为一根线只是比喻的说法,你不要执著它是一个非得要穿一个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的念头要从当下这一念开始。这一念你抓住以后,就好像在众多的头绪纷繁的乱麻里面,牵了一个头出来,你把这个头牵出来以后,不要让这个念头打失。你紧紧抓住这一念,让这一念
-
自心,既是因缘之本,也是因果的源头
(觉真法师) 自心,既是因缘之本,也是因果的源头。说到这里,我们可对佛教的因果论,作四点分析。1 自力创造非他力:一个人的遭遇,生活变迁,命运走向,都决定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身、口、意三业)。乞求上苍,求神拜鬼,或祈望有什么别的力量来帮助你,这只是人类自身脆弱性
-
空性和真如的区别是什么?
(能弘法师) 事实上有一些经论讲空性就是真如。他认为我法二空当体就是真如,他所理解的真如就是空性。那么这里说“证入空性而还没有证入真如”又是怎么回事?这里的证入空性有两方面。一个假如是小乘解脱道的话,他证入空性,就是证入我空(有一分也证我法二空)。证入我空的圣者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