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传承和法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021-02-09 [净慧法师]
上两节课都是讲有关传承的一些内容。因为佛法没有传承,学法就接不上法流,就得不到加持。在传承中,如戒律的传承、法的传承,其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明确,就是“戒从僧受,法从僧得”,这是一个不能动摇的原则。
诫从僧受
戒是佛陀制定的,佛陀将传承戒律的使命交给了僧团,将住持佛法的使命交给了僧团,僧团负有传持如来戒法的使命。僧,至少应该是四人以上的僧团。如果进行说戒、出罪等重要的羯磨活动,那就需要十人或者二十人以上的僧团。
戒从僧受,包括三皈、五戒在内。三皈依是根本戒,是建立信仰的开始,是成为佛弟子的基本条件。所以三皈戒必须从僧团纳受,这个根本不能改变,这个根本就是佛法住世的根本。
在家五戒,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都必须从僧团纳受。在家居士不能接受三皈依弟子,不能传授包括五戒在内的戒法。因为在家居士没有此使命,不能超越这个界限,超越了这个界限就犯了越法罪。
法从僧得
自释迦牟尼佛出世,在有佛法于世间传承的情况下,法必须从僧得。所有传法的祖师都是现僧相。当然,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中为了得到半偈,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两句话,而舍头目脑髓,但那是在无佛之世才有此先例。它体现了诸佛以法为师的精神。
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传承佛法的责任自然地落到了僧团的肩上。所以在无佛出世之前,可以无师自悟,有所谓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独自觉悟,故称独觉。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如果说还有人不需要皈依三宝就可以独自悟道,佛说那是自然外道,所得非究竟法。
佛法的传承是佛法的根本问题,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深刻认识传承的重要性。从个人而言是如此,从一座道场、一所寺院来说更是如此。一座道场、一所寺院,都有其传承。这种传承体现在道场或者寺院的宗风上。宗风所体现的就是一座道场或者一所寺院的传承。
昨天上午讲到汉传佛教寺院的四大类,禅、律、讲、净,就是体现了寺院的宗风和传承。从寺院的住持者而言,坚持寺院的宗风,体现寺院的宗风,继承与弘扬寺院的宗风,这是作为住持传法人的根本任务。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服务的。如果忘掉了这个根本任务,那就失去了传承,那就没有宗风特色。
佛教从原始佛教开始,就有它自己的宗风。随后,原始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也各有其宗风。大众部和上座部又分出十八部派,每个部派各有其修行方法和见地,所以这十八个部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能够流传。
现在存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之所以能够从佛陀时代一直流传到今天,也就是因为上座部的历代长老坚持了上座部的传承、传统和宗风。
——本文选自《真际禅话》
热文推荐
-
做人记住这八个字,你的人生就一定圆满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没有信仰。人生没有信仰了,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没有定盘星,没有内在的符合善法的标准、符合自他利益的标准。一个人只有选择了正确健康的信仰,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才
-
达摩祖师传授入禅门的四句口诀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一宗派的区别。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法语,专门阐述入禅之门的方法,就是《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又叫《略辨大乘四行观》、《入道四行观》。
-
开悟之前的三个阶段:照顾当下,坐断三际,桶底脱落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年轻时不知道用功的重要性,多有懈怠;知道用功时人已日落西山,悽悽恹恹,精神头打不起来了。对于流逝的时光,年老的人会觉得来日不多,这与年轻人觉得时间还很长的感受是不同的。对年轻人来说,好像来日方长是事实,
-
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
禅宗分五家: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宗是禅宗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宗派,人称临济子孙遍天下。临济祖庭就在河北正定临济寺。这是讲禅宗的形式。从内容上讲,就是讲禅定的修法、禅的思想、禅的影响。
-
了生死才是人生大事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会有什么成就,所谓的理想不过是空想而已,懂得一点道理也不过是说食数宝。还有一种人有腿没有眼睛。尽管他的腿很健康,一天能走很多路,
精彩文章
-
如何处理好在世间做生意赚钱和寻求出世间的解脱?
(达照法师) 善士问:如何处理好在世间做生意赚钱和寻求出世间的解脱?达照法师答:这个财分有漏财和无漏财。有漏财,就是衣食住行,衣、食、卧具、医药,叫四事供养。无漏财,是慈、悲、喜、舍。我们每个人都是由物质和精神这两方面构成的。
-
见异思迁的人,难免一事无成
(静波法师) 一旦遇到名利的诱惑,或者遭到逆境挫折,就会放逸懈怠,随波逐流了。很多人说“我学佛啊”,但是一旦名利诱惑或者是挫折现前的时候:什么佛?什么观音菩萨?全都忘记了!就只剩下一门心思烦恼,一门心思折磨自己……这样的人太多了。
-
心念当中距离不是问题
(达照法师) 从愿的角度来看,前面是劝大家应当相信佛的话,下面马上接下来说应当相信了以后,应该会是什么的?大家如果有一个正常的逻辑思维,你只要相信了,你就会发愿。所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非愿无以证信,非行无以证愿。”就是你没有愿,你拿什么证明你是相信的。
-
什么叫妙有?
(能弘法师) 妙有是什么?就是要通达空性或者证悟空性,然后所起的作用,就是妙有、妙用。当然,对一个觉悟的人来讲,我们这个世界上,身体的、心的、世界的所有一切存在,都是空性所显现的妙有,也就是一切有都是妙的。为什么它是妙的?因为它都是空性的显现。空性既然能显现
-
真正有威德的人
(达照法师) 六方诸佛都在赞叹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还在苦口婆心地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告诉了我们,你还不去,没理由;但是佛也不逼迫我们,他告诉我们要“汝等皆当信”。“皆当”,你们都应当。佛没有说“皆必须”,要是我就逼大家,你必须给我往生。
-
佛弟子为什么要常念三衣、瓦钵、法器?
(如瑞法师) 因为这三种事物代表着出世间的清净幢相,是慈悲、清净、解脱的象征,功德善利,非同一般。若能常常念持,自然可以增长道心,远离烦恼,积聚福慧资粮,成就出世功德。“三衣”是比丘的法服,又叫袈裟、坏色衣,是贤圣沙门(出家)的标帜。《僧祇律》中记载,佛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