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观对于佛教徒来讲是重要的
2020-03-03 [静波法师]
在佛教里边所谓老实学佛,也就是老老实实修行的人,必然要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感悟无常。感悟无常。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要去感悟,我们去读菩萨戒本,那上面有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人命无常,像山水那样,变化,山水,山会变得,春夏秋冬会变,那水会流动,过于山水,超过这个山水,比它的速度还要快。我们老是说这个人翻脸比翻书都快,那还是无常,这人情绪变化多端,无常啊。
并不是要等到人老了或者病重才要想到无常,即使年纪轻轻,身体健康,他也要觉得无常就在眼前。黄龙禅师说:“莫到老来方学道,孤魂多是少年人。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处度此生。”因为我这一生闻到佛法了,所以我要解决问题,我不要再轮回了。否则我再轮回,谁度啊?我自己都不知道了,怎么度啊?有人说了,哎,因果轮回,今日种了种子,我将来我可以学佛。瞎扯,那么将来你还能想起你学佛这一段啊?你早被那个财、色、名、食、睡给蒙蔽住了,你怎么可能呢?那是很难的。
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无常观感悟非常深厚的人,他会积极地去学佛,积极的去修行。修行就是改变执着,改变执着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这样的定义,改变执着就是修行。你有改变执着吗?你没有。什么叫信仰?心中的那份坚持就是信仰,你有坚持吗?坚持三皈依。你有吗?你没有,你真的没有。我不是说大家所有的人,肯定有一些人是没有的。你坚持过吗?你没有。你真的不坚持,你真的是见风使舵,你真的是见异思迁。
如果不精进的话,是不可能有成就的,何况我们要在今生今世解决生死轮回,那只有一条,非修行不可,那一定要改变我执才可以完成。修行就是改变我执,我说的话极其明白,那你明白了,你不去做,那也没有办法。所以可见无常观对于佛教徒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无常,谁还学佛?没有无常,我们会出家吗?我们经常会问:你看,我这人傻吗?我看着不傻。不傻那我的选择就一定是理直气壮的。那我不傻,就我肯定就不会冒傻气吧,那大家也不傻,那就不要冒傻气了。
原标题:感悟无常,改变执着——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
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热文推荐
-
为什么说“和气生财”?
为什么叫“和气生财”?所谓的穷横穷横的不行了!因为穷才横,横才穷,越横越穷!所以做买卖就必须和气生财,满面笑容面对顾客,人家就高兴,也愿意买我们的东西;如果整天像谁欠我们钱了似地,谁敢买我们的东西呀?说这家伙就像打劫似的,这肯定都是假货
-
修心诀
1.业障是什么?习惯。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定力。 2.修行就是改变心,回归心。 3.解脱自在。 4.佛法管理我们的情绪。理性的。超越。 5.正知正见。 6.佛者,觉者。 7.修行是改变心,挂碍。 8.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不在乎妄想时,如果你不在意它,就当即
-
走出轮回就要突破四魔,是哪四魔?
今天,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招牌去做轮回的事。而且轮回的质量非常之差,最终会堕落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事情……佛教认为,即使三善道也是不安全的。那怎么办呢?我们要走出轮回!走出轮回就要突破四魔。哪四魔?
-
为什么要念佛号、佛经、佛咒?
我们今天之所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念经、念咒,请记住:不是因为佛菩萨万能,只是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念诵的外在,改变了自己内在的心!所谓历事炼心!为什么这种念诵能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把佛法消化了,融入到了自己的身口意中
-
静波法师视频
静波法师,1963年出生。俗名张树义,1986年于极乐寺礼慈法法师剃度出家, 1988年考入中国佛学院;1992年攻读研究生,主攻三论宗;1995年获佛学硕士学位。现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极乐寺佛学院院长。哈尔滨市佛教协会会长等职务。
精彩文章
-
“宅”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思考怎样改善自己的人生
(正慈法师) 又一个春天到来了,清晨醒来,烧上一壶开水,让水凉一阵子,用自己喜欢的玻璃器皿,冲上一杯淡淡的绿茶,绿绿的青芽,泛起盎然的生机。这比冬日里,早起一杯白开水,更有春日的气息之味。那清淡、清新的悠长余韵,久久地保留在口腔之中,迎来新春伊始,美好一天的到来。
-
我们应该向一代传奇祖师慧能大师学习什么?
(如孝法师) 慧能大师为禅宗第六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僧之一,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我们应该向一代传奇祖师学习什么呢?《六祖坛经》上讲的道理很简单,六祖的这首偈语把生命的本质说完了。可是六祖之所以为六祖大师而不是神秀大师,是什么原因呢?六祖大
-
出家人的每一份供养都承载着施主的嘱托和期望
(如瑞法师) 古德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出家人所受用的一切,皆来自十方信众的恭敬供养,是施主辛勤劳碌、节约受用而来的。施主之所以愿意供养出家人,有的是出于对出家人清净、慈悲、少欲知足等高尚品德的恭敬;有的是出于对出家人离群索居、粗
-
健康身心的饮食,佛门饮食具有真正的饮食之美
(理海法师) 素食在全世界渐成流行趋势。佛教素食源自梁武帝时的大力倡导,是汉传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的茹素是“不食荤腥”——不仅不食众生肉,而且不食葱蒜等五种助长贪欲的植物。吃素就是戒杀,也是放生,有利于健康和环保;不食荤腥(包括蛋类)能长养慈悲,令身心洁净,福寿
-
每天念佛一万声的老菩萨抽烟,可以往生吗?
(妙舍法师)请问师父,有一位老菩萨79岁,每天念佛一万声。老菩萨抽烟,可以往生吗?
-
如何消除身体病苦?
(大愿法师) 学唯识,你不要单单听这些理论。你记住这没有用!要知道用,要知道怎样去改变我们的身心气质。最重要的是能够用,如果你只是拿了应付考试,一点用都没有;你要真正地能够运用,要能够解行相应,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了前五识颂,要能够善于运用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