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内容都是什么呢?身有三种,口有四种,意也有三种。“十事”亦名十善,是从四根本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演变而来的,五戒中的酒戒则不在十善之中。虽然酒戒不是根本戒,但却可能因此而犯其它四条根本戒。
1.业障是什么?习惯。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定力。 2.修行就是改变心,回归心。 3.解脱自在。 4.佛法管理我们的情绪。理性的。超越。 5.正知正见。 6.佛者,觉者。 7.修行是改变心,挂碍。 8.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不在乎妄想时,如果你不在意它,就当即
为什么叫“和气生财”?所谓的穷横穷横的不行了!因为穷才横,横才穷,越横越穷!所以做买卖就必须和气生财,满面笑容面对顾客,人家就高兴,也愿意买我们的东西;如果整天像谁欠我们钱了似地,谁敢买我们的东西呀?说这家伙就像打劫似的,这肯定都是假货
我们今天之所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念经、念咒,请记住:不是因为佛菩萨万能,只是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念诵的外在,改变了自己内在的心!所谓历事炼心!为什么这种念诵能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把佛法消化了,融入到了自己的身口意中
知音难觅,憨山大师有一首诗,这首诗的意义很深刻,经常会用憨山大师的这首诗来自励。独坐长松下,悠然太古心。高山流水意,谁复是知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所谓“独坐长松下”,就是一个人很孤独地坐在松树的下边,心里想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