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和“死”不一样
2020-11-17 [慧净法师]
净土宗就是要往生净土,所以,净土宗也叫“往生净土宗”。什么叫“往生”呢?“往”就是前往,离开娑婆世界,前往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离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娑婆世界是火宅,六道轮回的痛苦就好像火在烧一样,所以必须要离开六道轮回。
离开这样的苦,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没办法的,因为我们只有贪瞋痴,只有业力,没有功德力;必须要借助阿弥陀佛大慈悲的救度功德力、愿力,凡夫众生才有可能离开这个娑婆世界。
所以,“往生”是“舍此往彼”,舍离娑婆世界的火宅,往彼安乐自在的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舍此往彼,莲花化生”,叫作“往生”。
往生净土,是念佛的最高目的,是修行的最高目的,也是每一位出家人最高的目的。因为出家人就是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与他人都能离开苦海——但是要自己与别人都能离开苦海,一定要靠阿弥陀佛。
“莲花化生”就是成佛的意思。有一首偈说:“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如来净华众”,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如来在一起的众生。
“正觉华化生”,这些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正觉莲花所化生出来的。
我们这个肉体是父精母血,经由母胎所生;但是到极乐世界不是胎生,而是化生。以六道来说,动物有胎生,也有卵生;天人与地狱众生也是化生。但是天人、地狱化生的本质还是轮回的,是随业去投胎转世的。
极乐世界的化生,是阿弥陀佛“正觉”的莲花所化生,“正觉”就是佛,“正觉华”就是佛的花。佛的花所化生的众生会成为什么?当然成为佛。就好像人生的孩子是人,鸟生的是鸟,猪所生的是猪,鱼所生的是鱼,阿弥陀佛所生的当然就是佛。
不过,“往生”这两个字,现在已受误解、曲解。本来“往生”是净土宗专有的名词,是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特有的名词,意思指舍娑婆世界,往极乐世界而莲花化生成佛。
“往生”代表离苦得乐,离开轮回,将来不会再造罪造业,受苦受难;而且也显示到极乐世界成佛,将来要救度众生。“往生”这两个字是非常神圣、庄严、尊贵的。
但是,现在认为人死就是往生,往生就是死,因此大家便不敢接受“往生”这两个字,不敢看,不敢听;认为往生就是死,死就是不吉祥,死就是阴暗、可怕。这是错误的。
死是孤魂独逝,灵魂离开肉体,离开眷属,离开家庭,离开这个世界,随自己的业受阎罗王审判、刑罚,最后投胎转世,受无穷尽的生死轮回。这和往生天差地别。
因为误解念佛,以为念佛的地方就是有死人,死才需要念佛,所以认为年轻、健康不需要念佛。其实,念佛的功德、利益非常多,归类起来有两种大利益,就是“现当二益”——现在和当来两种利益。
“当来”就是将来,将来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是最高的利益,也是我们究竟的目的。
现在的利益呢?念佛能够消业障,增智慧,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能够使我们遇到贵人,带来健康、吉祥、如意。念佛是很简单的,只要开口就可以念,只要心中想就可以念,不必费工夫,费金钱,就能够带来很大的利益。
只是,我们学佛念佛的目的,不只单为现世利益,如果这样就会“失大利”了。怎么说呢?现世再怎么荣华富贵,总有一天要离开;若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一定继续轮回。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眼光看向极乐世界,念佛最高、最究竟的利益,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热文推荐
-
念佛三不问,福报自然来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一、不问时节久近 不问时节久近,指的是时间、时节。有些人说你念佛时间长、修行好,这就是时间久了。
-
化解冤债的两种方式
连日梦蛇 醒见毒蛇 我们有位同修净凌,她的二姐法号佛文,三个礼拜前就经历一个关于蛇的事件,之后她写了一篇文章贴在讨论室,也贴在公布栏给大家参考。 佛文在三个礼拜前,一连好几天做梦,梦到三条蛇在
-
打坐念佛容易进入寂静状态,容易养成念佛习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我们学佛的人──尤其是念佛人来说,所谓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第一天,当然也是先到佛前供养佛、念佛,一年就从供佛、念佛开始。不过,既然是每一天的生活都
-
做一个简单知足的念佛人
美国有一位旅行者,他出外旅行顺便去参访一位哲学家,看到哲学家的房间非常简单,除了书以外,就是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这位旅行者很好奇的问这个哲学家说:“你的家具在哪里啊?”哲学家反过来问他:“那你的呢?“旅行者就回答说:“我是一个过客,因此没有家具。“
-
念佛必定会放光
有一位法师到美国去弘法,当法会结束之后,有一个美国人向这位法师自我介绍说:他是学神通的,所以他有某一种神通,能够看出凡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口中都会吐出光明。诚心念佛的人,他吐出的光明非常之大,
精彩文章
-
为什么总想吃肉?吃荤会有报应吗?
(梦参法师)有的人跟我说:“师父呀,不吃肉还能活人吗?”我说:“不吃肉就不能活人哪?我们这些和尚、好多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都吃素啊!他照样活着,活得还很愉快啊!”为什么他不能断这个荤呢?他有业,那个牵缠的,变了鸡了,变了猪了,他要还债。
-
一门深入是法门的门还是耳门、六根门头的门?
(曙提法师) 门,既可说法门,也可说耳门或六根任意一门。以观世音菩萨为例,从耳门返闻闻自性,解根尘结,证大圆通,这是从自利讲;菩萨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法门无量。如用在一门深入中,修当从一门,无论耳门意门,总以破烦恼为根本,解释成法门
-
缘起论让我们懂得谦卑,学会尊重他人
(觉真法师)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谦逊、谦让,正是礼的核心。上面歌唱家安德森的一番话,正是看到“众缘成就”,依靠许多人的帮助,配合,甚至也包括了观众在内,他才能有演出的成功。所以他看到“个人”的微不足道,他不自矜、自傲,他有自谦的美德。
-
平时念观音菩萨,临终助念应该念什么?
(能弘法师) 临终助念,念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本来是不用问的。他为什么问?因为他平时去助念,可能老是念阿弥陀佛。那么一个人平时老是念观世音菩萨,他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什么?可以念观音菩萨嘛!念观音菩萨也照样能往生,因为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体的。
-
法相唯识和真如唯心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
(能弘法师) 法相唯识就是主要分别诸法性相,所以叫“法相”;因说诸法唯识所变,所以叫“唯识”。它主要是广大的分析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乃至无为法。法相唯识主要是从相上分析的多,就是对妄心、妄识分析的多,这是它的长处。
-
冤亲债主不接受调解,一定要索债,怎么处理?
(达照法师) 善士问:有同修的冤亲债主来讨债,不接受调解,一定要索债,怎么处理?可以修些降伏法吗?达照法师答:这是自己妄想猜测还是看到了?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