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还是持名念佛吗?
2021-01-10 [大安法师]
请问法师: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佛吗?是否可以将念佛声音作为一根线来贯穿呢?应该怎样看待持名念佛中的观想呢?
大安法师:
这个以念头为一根线只是比喻的说法,你不要执著它是一个非得要穿一个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的念头要从当下这一念开始。这一念你抓住以后,就好像在众多的头绪纷繁的乱麻里面,牵了一个头出来,你把这个头牵出来以后,不要让这个念头打失。你紧紧抓住这一念,让这一念再不要去想其它的事情,这一念就是这句佛号。
所以当用这一念去念佛号,念佛号,念佛号的时候,这个念头就像一根线,整个佛号就贯穿在你的念头里面,是由于你净念相继,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所以你不要把念佛声音去观想成一根线,来贯穿念头,这就头上安头了。实际上念头本身当下也是一个空的东西,它也是个缘生法。你不起心的时候,这个念佛的念头就没有,但念佛的念头没有,它也要落在一个法界里面。
所以落在一个法界里面,有很多是无记的状态,有很多是阿赖耶识,俱生以来很熟悉的一些惯习在牵引我们。现在我们使这些被动的念头,趋向于五欲六尘的念头把它回转来,我就赶紧抓住一个正念,以这个念头就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这样的。
所以你只要都摄六根,念佛的时候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然后孤明历历,这句佛号净念相继,就可以了。你不要执著一根线贯穿,你还真以为要观想一根线什么的,这个没有必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安法师讲净土
热文推荐
-
大安法师问答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现在是净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
-
一天要念多少佛号才能去妄念?一万佛号该怎么念?
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祖师常呵斥这种做法。念佛法门首先要解决信愿,时时呼唤弥陀的救助,阿弥陀佛就在我内心,我在阿弥陀佛的内心,我是佛心中的众生,佛是我心中的佛,感应道交是当下的。念念作得生净土想,念念心生欢喜
-
亡人的皈依证,戒牒该如何处理?
学佛人舍报后,皈依证和戒牒怎样处理较如法?有的皈依证和戒牒上印有佛像,可以火化吗?有佛像就不要去火化了。可以把佛像用什么方法取下来,万一取不下来,你的皈依证和戒牒也可以保存下来。
-
如何在睡眠中念佛?睡中念佛的方法
一般的人在睡眠当中是很难延续念佛的,这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那么可以用善导大师临睡观想法: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观想自己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无数劫轮转六道,今生遇到善知识闻到念佛法门,愿佛慈悲加佑摄令往生,这是第一个祈祷。
-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要念多少佛号才能去妄念?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这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没有了妄想杂念,就不是凡夫,你就是圣人了。你如果略一修行就能成为圣人,那也就不需要阿弥陀佛了。
精彩文章
-
谦下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
(如瑞法师) 谦下,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易经》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是说君子以谦下之心默默培养自己的德行,能做到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我们还可以从“谦”字的结构上来分析:谦,是一个会意字,从言、从兼,表示能听取各种不同的
-
放下和放弃一样吗?放下与放弃的区别
(明海法师) 好多人常把放下和放弃混淆。放下和放弃是不一样的。放弃是我费尽心思去做一件事,结果不如预期,我以为会有一百分,劳心劳力后却只有五十分,我失望透顶,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愿去碰类似的事件,我也打内心深处认为这些事,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
-
自心,既是因缘之本,也是因果的源头
(觉真法师) 自心,既是因缘之本,也是因果的源头。说到这里,我们可对佛教的因果论,作四点分析。1 自力创造非他力:一个人的遭遇,生活变迁,命运走向,都决定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身、口、意三业)。乞求上苍,求神拜鬼,或祈望有什么别的力量来帮助你,这只是人类自身脆弱性
-
空性和真如的区别是什么?
(能弘法师) 事实上有一些经论讲空性就是真如。他认为我法二空当体就是真如,他所理解的真如就是空性。那么这里说“证入空性而还没有证入真如”又是怎么回事?这里的证入空性有两方面。一个假如是小乘解脱道的话,他证入空性,就是证入我空(有一分也证我法二空)。证入我空的圣者
-
如何正确认清自己?
(达照法师) 善士问:如何正确认清自己?达照法师答:学习佛法整个过程都是正确认清自己,包括认识我。我们认识自己其实只有两样,第一样就首先认识我们的烦恼:有多少烦恼,它的前因后果,因缘果报;第二个就是要认清我们的清净心,真如本性。
-
布施衣服、供养袈裟的功德
(湛严法师) 你想要有衣服穿,你要多布施衣服,或者布施僧伽衣给出家人。(《佛说布施经》里面讲了37种布施,其中第十四种以衣服施,得上妙衣,庄严身相。第二十七以缯彩疋帛施,得解脱衣服。)红色袈裟代表广度众生的悲心,你如果愿意去供袈裟,七世不脱人身。要不要供啊?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