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传
-
- 序说
- (星云大师) 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则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能,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以及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我想:这是我们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课题。
-
-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 (星云大师) 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被压迫的人民。我们如果知道救主释迦牟尼佛住世奋斗的经过,一定就会明白他实在是一位伟大的慈悲的革命者。
-
-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
- (星云大师) 印度是一个文化古国,因为群雄拥兵自重,在思想界方面是极其发达,要知三千年前印度的思想界,正有如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三千年前的印度思想界,虽是非常发达,但又陷入十分混乱的状态。因为,婆罗门教把传习赞颂和仪式,认做是一种专有的东西,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形成一种繁琐的神秘作风。
-
- 佛陀的家谱
- (星云大师) 第四章 佛陀的家谱起佛陀的家谱,先要知道释迦族的来由。那还是在佛纪前二三千年的时候,居住在中亚细亚的雅利安民族,发起了一次移民运动,开始往印度和波斯移殖。起初印度当地其它的种族也曾作强烈的抵抗,因为雅利安人的体质强壮,皮肤白皙,终于征服了其中最有势力而又体质矮小皮肤黝黑的达罗毘茶族。雅利安族因此控制了印度,在那里建立许多国家,奠定了印度民族的基础。这其中有名为释迦族的征服者,就是这雅利安族的一派。
-
-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
- (星云大师)第五节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 在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很富裕的国家建立在此,这就是有名的迦毘罗卫国。国王净饭大王是释迦族中的族长。
-
- 蓝毘尼园中太子降诞
- (星云大师) 日子在欢乐中过去,王妃摩耶夫人十月怀胎渐渐的满足,但她还是照样的喜欢到寂静的郊野去散步。青枝绿叶的草木,潺潺有声的流泉,夫人认为这都有助于人生的修养。一天,正在春末夏初的月圆之日,这是一个风和日暖天朗气清的好日子,夫人向净饭大王说明要到迦毘罗卫国的国都郊外的蓝毘尼花园中去郊游,并且也打算游园后依着风俗应回母家去生产,净饭大王听后,想到夫人怀妊已经足月,回到母家生育,这是不可违背的风俗,但夫人为什么还有这游园的奇特的兴趣和请求,他考虑一会,即刻命令更多的侍女
-
- 相者的预言
- (星云大师)第七节 相者的预言 净饭大王在夫人与太子的身旁,见到世间上都在变动的情形,一面欢喜,一面又在忧惧。
-
-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 (星云大师)第八节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迦毘罗卫国中净饭大王生下稀有的太子,宗族王亲,都呈献无数的象马宝车;邻国的国王,也赠送很多七宝的器具,这表示祝贺王家及太子万岁之忱。
-
-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 (星云大师)第九节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年轻的太子,长得是仪表堂堂,因此,常有很多贵门的少女,王族的千金,想博得他的宠爱。豪华的宴会,欢狂的歌舞,一日都不停息的烦扰着太子。
-
- 太子出城去郊游
- (星云大师)第十节 太子出城去郊游 王城的欢乐,一日复一日,然而太子却又渐渐的厌烦起喧骚的烦嚣来了。那些芸芸受苦的众生,他们的影子清楚的印在太子的心中。
-
- 最大的诱惑
- (星云大师)第十一节 最大的诱惑 悉达多太子走进园林,许多被国王选派来的宫女,都出来迎接。她们竞向太子献媚,极尽妖艳之姿,努力想要博得太子的欢心。 原来,净饭大王事先派了一个谋臣名叫优陀夷的,他耸恿和鼓励那些宫女们说道: 『美丽聪明技艺佳胜的宫女们,你们的才艺容色是世间
-
- 太子立志去出家
- (星云大师)第十二节 太子立志去出家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的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他都为老病死而忧患而烦恼!他好象是锐箭射中的狮子,在高山茂密的林中着急。 净饭大王除此以外,又选择很多
-
- 车匿和犍陟
- (星云大师)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 黑黝黝的夜,终于过去了,光明的世界,又出现在眼前。 太子走到一座大山之下,他打听山麓森林之中,有一个跋伽仙人在修苦行。
-
-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 (星云大师)第十四节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太子走到远远的地方,迅速的回过头来一看,见到悲啼着的车匿牵着白马向王城的路上走去,他这才毫无罣碍的进入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
- 都城中的悲哀
- (星云大师)第十五节 都城中的悲哀 现在再说离开太子的车匿,他不断的流着眼泪,心里充满了绝望与悲哀,一边走,一边不住的叹息道: 『昨天夜里我跟随太子一同出城,想不到今天祇剩下我一个人回去。』
-
- 王师追至苦行林
- (星云大师) 净饭大王正在悲痛而又没有办法的时候,听到两位大臣自告奋勇,愿意去把太子追回来,心里才稍稍感到安慰,他选派不少王族中的子弟,另外派遣一队勇猛的兵士,跟随那两位大臣,浩浩荡荡的向着苦行林进发。两位大臣率领着王师,终于到达苦行林,他们走到那些远离尘俗的苦行修士隐居的山窟,修士们迎上前来,施礼问讯,两位大臣就向他们探问太子的住处道:
-
-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 (星云大师)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既已舍弃国家,又和二位大臣告别的太子,渡过恒河的急流,经过灵鹫山,进入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王舍城中的人民,见到太子那高雅奇伟的相貌和风度,有的止足而观,有的在后面跟随,他们看到这稀世的大丈夫之相,心中都生起恭敬心。 就在这个
-
- 访问阿罗蓝仙人
- (星云大师)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太子辞别频婆娑罗王以后,披星戴月,忍饥受饿的又开始踏上他追求真理的征途。有一天,他到了一座寂静的森林,森林中有一位阿罗蓝大仙人在那里修行,太子记起苦行林中一位苦行者临别时的介绍,他即刻就想走进森林往访这位阿罗蓝仙人。 正在这时候,森
-
- 伽耶山太子修行
- (星云大师)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 太子各方寻师访道,光阴茌苒,不觉度过五、六年之久的岁月。 各方寻师访道的结果,虽未能如愿,但太子并未感觉到失望,他更加强立定坚固的志愿,他感觉到自己的使命重大,所以才不容易达到目的。
-
- 降伏魔军与魔女
- (星云大师)第二十节 降伏魔军与魔女 太子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发出坚固的誓愿以后,世间上很多修道者,以及天上的天神,都生大欢喜,他们一心祈祷太子早日启开正觉的大门。
-
-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 (星云大师)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生在些甚幺地方,叫过些甚幺名字,作过些甚幺事
-
- 初转*轮教团成立
- (星云大师)第二十二节 初转*轮教团成立 佛陀踏着慈悲的步伐,独自向迦尸城而来,途中,忽然逢到一个名叫优波迦的求道者,他见到佛陀威严的相好,不知不觉生起恭敬的心,用很尊敬的礼节站在路旁,待佛陀经过他身边的时候,跪下来问道: 「您是一位甚幺人?
-
-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 (星云大师)第二十三节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自从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陀以后,佛陀就常带着他们行化在缚啰迦河的沿岸,那里的一切,都是很适宜佛化的地方,佛陀对这个地方非常中意,因此就暂时住下来。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正向着大地开展的时候,佛陀在河畔用水洗面,洗后在河川的岸上散
-
- 三迦叶弃邪归正
- (星云大师)第二十四节 三迦叶弃邪归正 佛陀现在是独自一人,踏着庄严而稳重的步伐,渐渐的走上胜利的大道。 佛陀走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他在树下静坐了一会,像等待着甚么似的。那时有一个拿了很大包裹的女人,从佛陀的前面过去,佛陀并没有注意分别。后来稍停不久,见到很
-
-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 (星云大师)第二十五节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现在说到佛陀离开尼连禅河优楼频罗迦叶的苦行林,有一天来到灵鹫山顶,这里茂林修行,花卉争艳,是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佛陀就暂时在这里住下来休息。王舍城的人民,对于佛陀光临的消息已很早获知,他们都准备要用香花欢迎于道旁。尤其社会上一
-
-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 (星云大师)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频婆娑罗王迎接佛陀住在王宫中,得到无上的法乐,他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 忽然,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浮现在他的脑内,那竹林之中,寂静雅洁,很富有园林的优美,在那竹林中建筑一座精舍赠送给佛陀,他想佛陀一定也很欢喜。有一天他
-
- 祇园精舍的建立
- (星云大师)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佛陀在竹林精舍,环绕在左右的弟子,逐渐的加多,弟子多了,发心供养的人也是与日俱增。 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罗长者,承受佛陀的教化,发心备办丰富的肴馔,想在第二日请佛陀到他家中来受供。 就在这前一日的晚上,首罗的知友须达长者忽然从舍
-
- 波斯匿王的皈依
- (星云大师)第二十八节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禽鸟婉转的鸣叫,流泉潺潺的有声,佛陀和弟子们就在这里安住下来。 憍萨弥罗国的大王是波斯匿王,知道他的太子祇陀将首都舍卫城
-
- 归城施法语
- (星云大师)第二十九节 归城施法语 佛陀和弟子们所住的舍卫城祇园精舍,和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城相距不远,因此迦毘罗城中人民,都纷纷的传说佛陀不久就要回国来了。净饭大王耳闻这些风声,他并不敢妄想和佛陀相逢,不过他也曾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但又恐怕遭受佛陀的拒绝。经验告诉净饭大
-
- 诸王子出家得度
- (星云大师)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佛陀在故乡迦毘罗卫国,随缘方便的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的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欢喜抑是悲哀,自己也不知道。他也想信仰佛陀,他知道他是不能反对佛陀的。
-
- 净饭大王的逝世
- (星云大师)第三十一节 净饭大王的逝世 佛陀在祖国逗留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他就带领弟子回祇园精舍说法,经过数年,又再回到王舍城灵鹫山的竹林精舍去安居。 在北方有舍卫城的祇园精舍,在南方又有王舍城灵鹫山的竹林精舍,这都是佛陀经常说法的地方。大圣佛陀的经典中,如《胜鬘夫
-
- 最初的比丘尼
- (星云大师)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的衣服供奉给佛陀。 佛陀接受下来以后,对她说道: 『我来替你施僧,以此布施功德,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果
-
- 制戒的因缘
- (星云大师)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是佛弟子,他们并不是佛陀,自有种种贤愚不肖的分别。 佛陀的教化越广,信奉皈依的人越多,尤以僧团中的份子复杂,自是意料中的事情
-
-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佛陀传道初期,常随众的比丘弟子,光是度了三迦叶及舍利弗和目犍连以后,就有千余人之多,随后又有很多的求道者加入僧团,这么多的比丘住在一起,常有些意见的争执,这自是免不了的事。 皈依佛陀做弟子,要求一下就变成清净的理想的圣者,这是
-
- 毘舍佉大心布施
- (星云大师)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 佛陀在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一天,当佛陀托钵经过街道,有一对夫妇供养佛陀一钵饭,佛陀说: 『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此一钵饭的布施功德,将获得无量的福报。』 佛陀说后,正想离开,但那对夫妇怀疑的问道: 『佛陀!我们凡愚的人
-
-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 (星云大师)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佛陀的弟子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安份守己的好人固多,兴风作浪的人也不能说没有。 当初奉净饭大王的命令,侍奉佛陀在做太子时的优陀夷,他出家后的名字叫做迦留陀夷,当佛陀立志要出家时,迦留陀夷曾用种种欲情的美词劝谏过佛陀。佛陀成道以后
-
- 玉耶女的悔改
- (星云大师)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 用黄金铺地建立祇园精舍的须达长者,他的第七个最小的儿子,迎娶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玉耶为妻,玉耶生长得姿容秀美,身材楚楚动人,她自恃自己的美丽,对公婆固然是没有孝顺服侍,就是对丈夫或亲朋也看不在眼中,有时眉目言谈之间,还有轻慢侮辱的
-
- 善生长者归佛化
- (星云大师)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祇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敬合十,先向东方礼拜,然后再向南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顶礼。 佛陀有一天在托钵行化的途中,
-
-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
- (星云大师)第三十九节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长得最年轻最漂亮的是阿难尊者,他有庄严得如满月似的面容,有清净得如莲花似的眼珠,加之他非常聪明伶俐,佛陀所有应机的说法,听到他的耳中,他就不会忘记。 他是很得佛陀的欢心和重视的人,常受佛陀的称赞,也常带给佛陀
-
- 最初的迫害
- (星云大师)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大觉佛陀的僧团中,遭遇种种的迫害,那像是注定的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每次中伤与迫害,反而助长佛陀的威望,佛法的宣扬。 世间,永远是正法与邪魔斗争的世间,正法越是兴隆,魔王的迫害就越会加重。这是没有可疑
-
-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 (星云大师)第四十一节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佛陀自从证得正觉以来,无论甚么人,都可以皈依佛陀。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女子叫做比丘尼;在家的男子叫优婆塞,女子叫优婆夷。究竟有多少人做佛陀的弟子,佛陀从没有计算。佛陀在灵鹫山宣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光是在王舍城的一地听众,就
-
-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 (星云大师)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意。 有一天,阿阇世王在睡梦中见到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微笑着对他说道: 『阿阇世!我是你的父亲,你虽然企图杀害我,但我
-
- 迦毘罗城的悲运
- (星云大师)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 佛陀应身的年龄,随着春花秋月在增加;佛陀的态度,更慈和、更沉着、更庄严。 外面有异教徒的迫害,内部有提婆达多的捣乱,伟大宗教家的佛陀,虽能使异教徒的迫害,徒然显出其笨拙和愚昧;提婆达多的捣乱,徒然是自取灭亡;但世间上绝不会因此就相
-
- 特别的教化
- (星云大师)第四十四节 特别的教化 伟大的佛陀,施恩惠给众生,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着众生枯干的心田。佛陀的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能够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
-
- 十大比丘弟子
- (星云大师)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万万,其数之多,很难用数目去统计,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常随众的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他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后来出家证果的尚不算在内,在这些弟子中,更有最特出的所谓十
-
- 从越只国到毗舍离国
- (星云大师)第四十六节 从越只国到毗舍离国 佛陀有一次离开王舍城的耆阇窟山,度过恒河进入越只国,在那边说教的次数很多,经过很多的乡村,又经过很多的市镇,佛陀知道以应身佛陀住世度化的因缘,总要有完的时候,佛陀很想把要教示的完全教给大家。 佛陀在越只国教化以后,曾把住在越只
-
-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 (星云大师)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也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告诉你们,自从我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赐福给大众,
-
- 涅槃
- (星云大师)第四十八节 涅槃 西山上高悬着一轮满月,在二月十五日的午夜时分,它显得是更大更美,但谁也不去注意,大家只沐浴在佛陀的爱的慈光中。 伟大的救主佛陀,看看时间要到,他又慈祥的对诸比丘和皈依的弟子们作最后的叮咛: 诸弟子!你们不要悲哀,我在世上就是把肉体的生命活上
热门推荐
-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
观世音菩萨传
观世音菩萨之事迹,传者异言,即其法相之是男是女,亦多所争辩,此实世俗之未能深察也。夫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
-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在中国,能够代表佛陀的圣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愿的白话文佛陀传记不多,《释迦牟尼佛传》是其一。
-
佛祖十大弟子
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皈依他做弟子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何止千千万万?我现在要介绍的是比丘中最有名的十大弟子。本书收录了从藏经中搜集来的有关十大弟子的一点一滴,带着礼敬先贤的诚心,来叙述他们的故事。
-
一个佛经故事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痛彻心肺。弟子们赶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过去。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