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开花落,悟人生无常
2019-05-30 [能弘法师]
花有开就有落,所以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难免会有悲伤欢喜、相聚离开的这种事情,这是正常的,就好象天上的月亮,它不可能天天都是圆的。月亮有圆有缺,天气也有阴有晴,像今天就是阳光明媚,春风拂面,那么过两天可能就会下雨或者阴天。我们人生中的各种遭遇会有悲欢离合,就好象自然界的月亮和天气一样。
所以人生要怎么样?要珍惜生命,要爱护你自己,要爱护你身边的人,去做好你该做的,不要随顺着这个阴晴不定的生命在那里起起落落,让自己非常烦恼痛苦。
所以我们要看开,生命就是一种无常,就像花开会花落一样。花是不可能永远都开的,花开了就一定会落。花开,只是绽放了它的美丽,而这个美丽事实上是花积累了一些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绽开的。花开非常美,但是花落了是不是一定要悲伤呢?在你怎么看待。
事情没有好坏,看你怎么看待。花落了有时候并不是不好,也不是坏的。当你欣赏着花很美,而执着花很美的时候,你认为我一定要保持着花美,这就是一种强求的痛苦;假如你看破花开,你知道花会落,而花落的时候你不执着,那么花落就是另外一种美丽的开始,是另外一种希望的开始,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开始,是另外一个转变和提升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花落了,梨子要出来了,是不是?所以花落哪是不好?花落是好,是另外一种提升、一种转变、一种升华、一种超越,是另外一种成熟,是另外的一个境界。
所以人生中你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当你能看破的时候,你就会认为,碰到好的固然非常好,有时候碰到坏的也不一定是坏,因为坏有可能是另外一个转变的开始。当你一直沿着一条路走过去而前方被堵住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在告诉你,你应该走另外一条路,应该有另外一个境界在等着你呢,有另外一个生命历程在等着你呢,有另外一个提升在等着你呢。假如你非要跟它抬杠,非要跟它顶撞,非要跟它打架,你有可能就卡在这里过不去了,你就浪费了你的生命了,是不是这样?
就好象花落它不是坏的,但是你执着花开而忘记花会落,非要花一直开下去,你就是一种痛苦。所以,你何妨让花开,也让花落呢?你去发现花落后的另外一个境界,那你的生命就不同了。
就好象我们每天都在成长,我们从幼儿、少年,然后到青年、中年、老年,事实上我们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是美丽的人生。
有人说好象婴儿才是最好的,事实上婴儿变成幼儿又何尝不好呢?幼儿变成少年又何尝不好呢?少年变成青年又何尝不好呢?青年变成中年又何尝不好呢?中年变成老人又何尝不好呢?当婴儿变成幼儿的时候,证明他长大了,他可以开始学习很多东西了,他开始发现这个世界了,他开始会去接触、去接受、去好奇这个世界了;而幼儿变成少年的时候,他就开始更多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接受这个世界,去学习这个世界了;而少年走向青年、青年走向中年也是好事,少年走向青年就开始创造了,青年走向中年就开始有经验了,开始有沉淀的智慧了;而中年走向老年就可以成为一个智者了,因为他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着丰富的经历的一个人,他可以总结人生的一套智慧的,所以人生的整个过程都可以是美的,而不一定是悲哀的,或者哪一个时间段是不好的。
我们要让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年龄段都过得有意义,就好象花开花会落,而花落代表着梨要出来了,而梨子是可以吃的。所以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华严大道场
热文推荐
-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开悟之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会多长个眼睛、多长只手或者多长个头?或者眼睛小的变大了,鼻子短的变长了?不是的。假如说你又长出个手来,怪怪的,要切掉,是不是?那么,开悟之后是什么样的?还是这个样子。你说还是这副样子,那开悟干吗?开悟之后,外表是这副
-
真的有婴灵的存在吗?
外道香门的强调婴灵作怪,正规的佛教不会这样说。外道香门说,你堕了多少胎就有多少婴灵跟着你,那都是吓唬人的。事实上堕胎或者流产的婴儿那也是人,小的时候夭折跟大的时候死,同样都是死,死了都是中阴身,也同样会随着业力去流转。
-
若不撇去终是苦,各自捺住方成名
有位居士跟我说,他在外面看过一副对联,特别有体会,对人生有所体悟,这幅对联是怎么写的呢?上联是“若不撇去终是苦”,下联是“各自捺住方成名”,横批是“左撇右捺”。大家猜这写的是什么?知道的举手,看谁聪明智慧。(居士:师父,是不是“人”?)对!这个“
-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有信仰和无信仰的区别
信仰,信就是认同,仰就是仰慕、崇仰。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呢?有信仰才有方向,没有信仰就没有方向。民族有信仰才有希望,个人要有信仰,一个民族也要有信仰。有人说:“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只信钱,只要有钱就可以。”说什么都不相信,只信钱,那他还是有信仰,
-
学佛要懂得调心
昨天有一个人问我他说:“师父,我学了很多,为什么还不行呢?”我说:“你学了什么?”他说:“有时候念大悲咒,或者念佛,又参禅,又诵经,又搞这个、又搞那个,但是还是烦恼依旧,还是命运觉得不能自我掌控。”我说:“你学佛,要从心里去下手,学佛要知道怎么
精彩文章
-
学习判教的目标
(智随法师) 我们通过学习判教会有很多收效。大家学佛都希望有收获,如果学了没收获,就浪费了精力和时间。我们这次学习判教,其实不是建立净土的信仰,而是为建立净土信仰做准备。所以,还不是单纯的建立信仰,是先要对佛教整体上有一个认识。它是属于初机基础课程,还不是
-
阿弥陀佛的“黑科技”(内附视频)
(净宗法师) 那天我们在讨论钢模,我们去压说法光碟,光碟是塑料的,要做几万套。首先要做个钢模,钢模就是母盘。钢模往上一压,这个碟就出产了。这个碟一放到机器里,就可以讲法。这些图像和声音是怎么放到钢模里去的呢?是0和1组成了数码串,不断地排列组合,成了信息代码
-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达照法师)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欲界的福报分两种,一种就是行善积德的福报。行善积德就是做好事,改变自我。第二种的福报就是安定。一个人如果不稳定,他享受不了福报。所以欲界天享受福报的时候,实际上是粗心住了,细心也住了,然后持身住。
-
别口是心非 要心口如一
(静波法师) 尽管说我们念阿弥陀佛,但是如果嘴里念着阿弥陀佛,而心里想的内容同阿弥陀佛净土不相应的话,那不就是等于我曾经一再强调的:我们要上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却把电话号码按错了,打到其它地方去了;好像可以这样去理解。所谓相应:是身口意的相应,不是嘴上、外表上相应;
-
浅谈心中心法!
(徐恒志)佛法有无量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很广大,它是伟大的真理,对宇宙人生都有很深刻的阐述。心中心法也是无量法门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兴起的。心中心初祖就是大愚法师。
-
心里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圣慧法师)一怒气冲冲的年轻人对着路边的石头发泄,用脚将其踢出很远,结果自己抱着脚嗷嗷大叫。很多时候,发脾气的下场和这个年轻人一样,伤害的是自己。别人的恶语让你暴跳如雷,张牙舞爪,而你失去了让别人奸计失败的机会。别人的劝诫让你心生怒气,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