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诸经中 《心经》最为第一
2017-04-24 [大安法师]
原文: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文简而义丰,词约而理著。普令上中下根,同得一超直入如来地,于诸经中,最为第一。虽只二百六十字,而六百卷大般若甚深义理,包括罄尽。良以如来智慧,自在无碍,随彼当机,广略适宜。广之则罄海墨而莫尽,略之则觅一字而叵得,令彼闻者,各得实益。末世众生,根机陋劣,常持此经,依之修习,自可空五蕴而证诸法实相,离颠倒而得究竟涅槃。以故古之名人,每每诵至数百万遍者,以其为总持诸法之法门故也。夏慧华居士,次子叔夔,姿性聪敏,热心公益,素抱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志。于北平协和医学校,为学生会会长。民十五年,年二十七,病亟将终,问其父曰,心经不生不灭,作何解说。居士谕之曰,此示吾人心之本体,如太虚空,无相无形,非空非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生死而不垢,证涅槃而不净。生相尚无,灭从何有。能悟此理,堪名佛子。虽然,谈何容易,汝且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迨至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时,始为分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从兹进修,直至三惑净尽,二死永亡,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时,方为究竟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切不可以闻名为亲证,不求往生,以致长劫沉沦,莫由出离也。未久即逝,彼平生于佛法绝未措怀,临终问此,殆有宿根欤。蒙居士开示,纵不往生,亦可以作来生入道之缘,较彼没世不闻者,奚啻天渊悬殊也。居士因此欲流通心经最显豁详明之注,冀初机悉能领会。范古农居士,令印明弘赞法师之心经添足,又为校其字句。因付排令印若干卷,施诸净侣,以结法缘而资超荐。留板两付,以备永久续印。所愿见闻受持者,同以甚深观智,照见蕴空,亲证此不生不灭之心体,而度一切苦厄也。
(民十九年)——《印光法师文钞》之《〈心经添足〉重刊流通序》印光大师著述,佛弟子敬译。
译文:
《心经》阐发了三世诸佛所证得的菩提涅槃,和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真如佛性,以及十方如来广度众生的主要道法。是修持各种法门的人成佛的最好参考。《心经》文字简约、含义丰富,言词简洁、道理深广。广泛地使得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修行人,全都能够一跃而直接证入如来果地,在诸种佛经中,最为第一。
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中极深的义理,却全部包括净尽了。这的确是因为,如来的智慧自在无碍,能随着当机者的类别而为之说法,广说、略说都契机合宜。如果广说,那么即使用尽大海那样多的墨汁也写不完;如果略说,那么即使只用一个字,也嫌多余。从而让那些听法的种种根性的人,个个都获得真实的利益。
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浅陋、卑劣,如果常常持诵这部经,依经修习,就自然可以照空五蕴、证得诸法实相,以及远离颠倒梦想、证得究竟涅槃。因此,古代的名士,常常念诵《心经》达数百万遍,因为这部经是总括一切诸法、含摄一切诸义的法门。
夏慧华居士的次子叔夔,天姿聪敏,热心公益事业,一向抱有“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志向。他在北平协和医学校,做学生会的会长,民国十五年,二十七岁时,在他病势危急、将要命终时,问他的父亲说:“《心经》‘不生不灭’,怎么解释?”夏慧华居士就告诉他说:“这句话是在揭示我们人心的本体,像广大的虚空一样,无相无形,也不是空也不是有。在凡夫的境地则没有减少,在佛菩萨的境地则没有增加。身处生死轮回却不染垢,彻证究竟涅槃也不洁净。生起的现象尚且没有,寂灭又从何而来?能悟到这个道理,就可以称得上是佛弟子。可是,道理虽然是这样,但是要想证悟谈何容易?你还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等到花开见佛,证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才能分证这个不生不灭的心体。从此进修,直到见思、尘沙、无明三种烦惑断除净尽,分段、变异二种生死永远解脱,圆满无上菩提,回归到无有所得的时候,才是究竟证得这个不生不灭的心体。千万不可以把听闻名词解释当作亲证,就不再求往生西方。那样会导致长劫沉沦六道,没有办法出离啊。”
不久叔夔就去世了,他在平生对于佛法绝对没有关心过,但是临终却问到这些问题,大概是过去世有善根吧?他承蒙居士的开示,即使不往生,也可以作为来生修行佛道的因缘,比起那些直到去世也没有听闻过佛法的人,功德利益的悬殊,何止是天渊的差别呢?
热文推荐
-
大安法师问答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现在是净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
-
一天要念多少佛号才能去妄念?一万佛号该怎么念?
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祖师常呵斥这种做法。念佛法门首先要解决信愿,时时呼唤弥陀的救助,阿弥陀佛就在我内心,我在阿弥陀佛的内心,我是佛心中的众生,佛是我心中的佛,感应道交是当下的。念念作得生净土想,念念心生欢喜
-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要念多少佛号才能去妄念?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这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没有了妄想杂念,就不是凡夫,你就是圣人了。你如果略一修行就能成为圣人,那也就不需要阿弥陀佛了。
-
大安法师视频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现在是净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法师宿具善根,早年于大学执教之际即深信正法,钻研净土;有《净宗
-
过去七佛是指哪七佛?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的四尊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再加上过去庄严劫的最后三尊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佛。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来说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净居天天人的寿命很长,他
精彩文章
-
浅谈心中心法!
(徐恒志)佛法有无量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很广大,它是伟大的真理,对宇宙人生都有很深刻的阐述。心中心法也是无量法门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兴起的。心中心初祖就是大愚法师。
-
心里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圣慧法师)一怒气冲冲的年轻人对着路边的石头发泄,用脚将其踢出很远,结果自己抱着脚嗷嗷大叫。很多时候,发脾气的下场和这个年轻人一样,伤害的是自己。别人的恶语让你暴跳如雷,张牙舞爪,而你失去了让别人奸计失败的机会。别人的劝诫让你心生怒气,
-
把握当下,慢慢契入到“无事”的境界
(明海法师)上次讲到几句话:“没事别找事,有事就做事,做事要了事,最好是无事。”如果要讲“无事”,就没有什么好不好,讲到好呢,已经是对待中的话了。如果要讲无事,甚至连多说一句、解释都没有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所说的“无事”,不是说叫我们什么都不做,
-
佛告诉在家居士何为正念?
(达照法师)念佛,是要思念佛陀的功德。佛陀具有无量的智慧与慈悲,他万德庄严,有求必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作为佛弟子,我们要时常忆念佛陀的功德,或者直接称颂佛陀的名号。念佛有称名念佛,我们会带领大家念诵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
-
注意自己的心!
(达照法师)当你把所念的佛忘记掉,坐在这里,大家现在可以参禅,你参一下,你看自己念头还没有出来之前。这个念头啊,这个“念”字很有意思,念就是今下面一个心,汉字都是有智慧的语言。念后面还有一个想,确切地说呢,想才是我们念佛的那个念,因为念了佛就变成想;
-
如何才能够认识到六道的束缚?
(达照法师)你说:我活得很开心、很快乐,但是别的人并不快乐,你看他都开心、快乐,其实是没有基础的。另外一个,就是如果只是在时间维度的一条线上活着个人的快乐,那么他的快乐肯定是不长久的,总有一天会结束的。人生就这么长的几十年,这么短暂的人生。
- 区域:中国·广东·汕头
- 流通处:15913912932
- 建议:jianyi@gming.org
- 站务:admin@gming.org
- 客服邮箱:hy@gming.org
- 友情链接:1300659095